No.1, Lane17, Sec.1, Mu-Cha Rd., Taipei, Taiwan 116002
+886 2 2236-8225 #83802 srdc@mail.shu.edu.tw

人物專題/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!口傳系校友曾雅玄分享自身經驗

【文、圖/實習校園記者  侯竣晟
【編輯/公共事務室】

炎炎夏日午後,剛結束上個工作,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,匆忙來到約訪地點松菸文創園區。畢業於口語傳播學系的校友「玄玄」曾雅玄,以「學姐」身分接受專訪,分享了大學時期實習經驗、難忘回憶與出社會後的工作點滴。

「進入口傳系後,發現言語可以是利刃,卻也可以帶給人溫暖」

會把口傳系放在第一志願,對於曾雅玄來說,原本只是希望可以訓練口條,讓自己在與人溝通時不會因為一時衝動而失禮,不過完成四年的學業後,她發現自己的收穫遠遠大於剛開始的期待。

「在口傳系的四年裡面,我發現溝通這門藝術的重要。出了社會工作後,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,很多人不懂的拿捏分寸,不知道如何適當的與人應對,這時候就會慶幸自己是口傳系畢業的。」

回想起在口傳系所學,曾雅玄表示,系上葉蓉慧老師的「說服溝通」這門課讓她印象最為深刻。「這堂課把一些溝通時我們腦海裡閃過的概念,或是原本就知道的道理言語化,變成一堂課。例如有陌生人問妳時間,你好心回答他,接著對方意圖請你『順便』幫忙填一份問卷,這種對話的過程其實都是有技巧的。」

校外實習獲益良多,意外受邀參與節目錄影

大三的時候,曾雅玄到東森電視台實習,被分配到節目組,當時的節目只有假日播出,所以一週只要進公司三天,從找資料、翻譯和剪接影片學起。一切幾乎從零開始,沒有專門的老師指導,有疑惑之處就必須抓著旁邊的攝影大哥問。曾雅玄說,在東森實習將近一年的時間裡,學校學習到的理論轉換成實作,雖然很辛苦,但是收穫也很多。

「實習的過程必須要學會為自己負責,不會就要開口問,得到幫助就要趕快學,沒有人會停下腳步等你」,這是曾雅玄接觸到業界後最深的體悟。在實習之前,她認為自己活在美好的幻影裡面,實際接觸後才了解到新聞產業是如何運作,以及在這個行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。

「出了社會其實很多事情都是結果論,成果不好,中間付出了再多努力都是徒勞。實習的經驗讓我強迫自己面對挑戰,不能再像以前總是逃避,也因為這份工作,讓我變得更加刻苦耐勞。」曾雅玄說,實習期間她因為一張綁著頭巾的自拍照被放到網路上,因而受到矚目,最後更獲邀參與《大學生了沒》節目錄影,人氣因此節節攀升。

「實習和上節目要面對的人很多,一個人可能要和十幾個不同的人溝通,累積下來我覺得自己抗壓性提升不少。」曾雅玄笑著說,當時上節目之前,製作單位會先提供一些素材和腳本,上節目的來賓必須寫一份講稿寄回電視台,通過審核才會收到通告。也就是說,每一次的回覆就像是在人力銀行投遞履歷,一定要讓自己出類拔萃,才能爭取到機會。

對於口傳系更名樂觀其成,鼓勵學弟妹提前做好準備

畢業超過6年,聽聞口語傳播學系即將更名為「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」,曾雅玄表示相當樂見,認為這對學弟妹來說是一個契機。「社群媒體確實是現在的趨勢,我很幸運在它剛開始發展時就踏入這個領域。如果真的有心想往這邊發展,必須要有強健的心,還有強大的肝。」

「很多人認為當網紅、美妝部落客、Youtuber很輕鬆,覺得可以每天穿漂亮衣服四處拍照,看起來生活輕鬆愜意,他們不知道的是,每當我拿起手機就是在工作,每一則貼文都是代表個人品牌,而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力氣來經營。」曾雅玄認為自己很幸運,在實習期間學到很多,也剛好在社群媒體興起初期就踏入這個行業,長期累積瞎來才能有今日的知名度。

「想投入社群媒體的產業,必須確定自己真心喜歡,而且不害怕被嘲笑。成為公眾人物後,凡事都會被放大檢視,一直以來我都是希望傳遞正面能量,所以很少有負面的貼文,就算真的有,也是經過內化才發的。念口傳系對我影響很大,我學會擁抱自己的悲傷,透過社群媒體傳遞一些觀念給大家:有些考驗就是人生必經的過程。」

曾雅玄以自身成功經驗勉勵學弟妹,提前在大學時期累積經驗,做好準備,未來當機會來臨時,才能帶著最好的自己去爭取。


圖一:曾雅玄因為一張自拍照受到矚目,因而受邀錄製節目「大學生了沒」,右為主持人陶晶瑩(曾雅玄提供)


圖二:上節目的經驗讓曾雅玄勇於表現自我,同時更加了解節目的運作方式(曾雅玄提供)


圖三:受訪中的曾雅玄非常親切,以「學姐」的身分認真回答問題


圖四:經過工作的歷練,曾雅玄已經能輕鬆面對鏡頭,隨時擺出專業拍照姿勢